跳到主要內容

來體驗 好玩好動,農在新北市

農村再生社區體驗

  • 淡水區-忠寮社區

    淡水忠寮社區位居淡水大屯山腳下,公司田溪的主要支流兩側,有山有水,更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及人文風情。忠寮社區有水尾仔、口湖仔、泉州厝、大竹圍、大溪橋、演戲埔腳、大竹圍、破瓦厝仔、桂花樹、大埤頭及後寮等11個聚落。在幾年前有機生活小學堂社區導覽的課程中,從耆老口中得知,各聚落的地名都有其命名緣由。
  • 淡水區-樹興社區

    淡水樹興社區內有豐富的水資源,主要為天然湧泉,屬大屯山脈的山泉水。湧泉沿樹林口溪往下,水質優良,水溫較低,因此所種植出來的農作物品質佳。社區於103年經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輔導成立農村再生社區,透過農村再生結合產業發展,推廣友善農業,提倡養生的健康概念。本社區以「山水故鄉、樂活社區、慢活樹興」為願景,具有木炭窯文化、蒔茶品種茶籽油等多項元素,復興了失傳已久的產業
  • 淡水區-忠山社區

    淡水忠山社區風景優美,不僅種植美人樹、桂花、紅葉鐵莧等多項花木,更有歷史悠久的「行忠堂」與百年老宅,值得民眾來趟古蹟巡禮。每逢秋季,三百棵美人樹花展顏綻開、四千多株桂花香氣撲鼻;春天時,兩百棵櫻花陸續開放,花海耀眼,在靜謐山間有這些花木的點綴,使忠山社區彌漫著美麗浪漫的氣息。
  • 三芝區-共榮社區、安康社區

    三芝共榮社區與安康社區隔著八連溪,兩個社區的居民無論在耕作或生活各方面關係都很密切,平時卻需涉水而過或繞行市區,十分危險不便。農村再生計畫實施後,居民將附近荒廢農地復耕,並推動友善耕作,設置假日農夫市集。無論假日或平時都有許多遊客來這裡感受農村氛圍。因此地方居民期盼並爭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補助經費,由新北市農業局規劃興建橋樑,解決八連溪兩岸交通問題。
  • 三芝區-三和社區

    三芝三和社區裡的「三生步道」位於舊台二線17號橋旁,除了供遊客散步遊憩外,更是當地農民的產業通道。沿著大坑溪而行,可以看到拱橋流水、親水護岸等,兩側還有農田及梯田景觀,兼具「生產」、「生活」及「生態」的特色,故有「三生步道」的美稱。步道兩旁種植了山櫻花、八重櫻和吉野櫻,由於花期錯開,故賞花期較長。
  • 三芝區-樂天社區

    三芝樂天社區內水源主要為田溪及大屯溪、野溪與地下水,天然環境純淨,農地廣闊。在水保局與新北市農業局輔導下,由杜國偵里長帶領社區居民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並依據地理環境,逐步營造濕地、梯田景觀、花壇、露營基地等,形成多元化農村風格。從淡水捷運站搭乘公車(875)往北新莊至興華國小,或是開車自淡金公路(台2線)轉入奎柔山路(北8線),放眼望去即可欣賞到一片美麗的蓮花,令人陶醉其中。
  • 金山區-六三社區

    金山六三社區內有清水溪及磺溪流過,清水溪水質清澈,磺溪礦物質含量高,是該社區的地利條件。區內水圳遍佈,多種植地瓜、水稻及杜鵑苗,是個生產力旺盛的田莊。社區內有日治時期舊機場遺跡、百年供奉三界公的聖德宮廟、沿水圳建造的13座洗衣亭及百年老榕樹等文化生態景點。不用遠到臺東看金城武樹,到金山六三社區就可以在洗衣亭旁邊體驗遊憩,並感受百年老榕及農村單純質樸的氛圍。
  • 萬里區-磺潭社區

    萬里磺潭社區保有純樸的農村聚落風情,以甘藷、水稻、茭白筍為主要作物。尤其是甘藷,水分恰到好處,特別香甜可口,其口味及名號可說與金山甘藷齊名。社區內可品嘗現烤甘藷,每年8月收成時還有熱鬧的甘藷節。近幾年來,社區居民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聯手打造,讓許多休耕荒蕪的田地蛻變為綠美化的休閒公園及親水公園。富麗的農村新風貌,吸引了許多外來的遊客,是都市人調劑身心的好去處。
  • 萬里區-中幅社區

    中幅社區一直以來都保有傳統的音樂藝術——北管,陣容龐大,甚至分為一組、二組。過去在婚喪喜慶上都會出現的傳統藝術表演,隨著時代演變,北管也被流行音樂取代,在北部地區可能僅剩中幅社區及雙溪等小村莊保有最傳統的北管形式了。中幅社區山明水秀,過去以採礦為主業,現今則沿山開墾,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質優良。
  • 貢寮區-龍崗社區

    貢寮龍崗社區由石壁坑溪貫穿其中,姑娘廟附近裸露的石壁更是奇景。獨特的地形與氣候條件,形成豐富而獨特的動、植物生態。當地曾經是凱達格蘭族獵場,這也是「貢仔寮」名稱的由來。龍崗社區保留了許多順著山勢開闢的水梯田,原本已經荒蕪,近年在政府農政單位協助下開始復耕,漸漸形成美麗的梯田景觀。
  • 平溪區-紫東社區

    平溪紫東社區的聚落,集中於紫東產業道路與火燒寮農路相會處,面積約為24.5平方公里,屬於狹長之丘陵縱谷地形。103年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並結合社區居民的力量共同參與建設,促進地方的繁榮,塑造了更富麗的農村新風貌。紫東社區裡的番仔坑古道即為參與農村再生計畫時重新修復。由鐵橋進入火燒寮溪環繞的幽靜森林古道,裡頭有著早期鋪設的石板橋及用石塊堆砌的路駁坎遺跡。因為多雨潮濕,所以生態豐富而且多樣。
  • 石碇區-烏塗社區

    石碇烏塗社區有高山峻嶺環繞,森林覆蓋率高達85%左右,具有豐富的景觀資源,而且生態多元。山羊洞步道是本社區熱門的登山步道,據說早期山中巨岩洞窟裡有山羊棲息,因而得名。烏塗社區透過新北市農業局所輔導的農村再生計畫,召集社區志工清除雜亂草木,改善山羊洞登山口的周邊環境,重現早年當地獨特的巨石曬穀場。由於社區內有多種植物染原料,因此以推廣植物染文化促進社區發展,創造農村再生的新樣貌。
  • 新店區-銀河社區

    新店銀河社區以樟湖步道稜線和臺北市貓空毗鄰,又以臺九線公路與坪林相通,具自然山色及田園之美。社區內因為有宛如銀河直落的瀑布而得名,更有銀河洞登山步道,以及豐富的中低海拔鳥類與蝶類生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旅遊。本社區位處雪山山脈支系,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特殊的氣候環境與土質,種出的綠竹筍因而鮮脆甘嫩。
  • 五股區-綠竹社區

    五股綠竹社區地質氣候得天獨厚,有著坑谷地形、沙質壤土、充足日照、適中的水分涵養,培育出細緻多汁、甜度高的優質綠竹筍,成為社區特色產業,這也是社區的命名由來。本社區的竹筍造景地標上面有台灣大象鼻蟲,雖然牠是竹筍的害蟲,但這其實是象徵綠竹社區種植竹筍不用農藥,追求生態平衡,與環境共榮共存。
  • 石門區-嵩山社區

    石門嵩山社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百年前先民就利用陽明山火山岩石砌成梯田,是全台唯一的石砌梯田。近年經農業局輔導,成為農村再生社區,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陸化水梯田、引水、蓄水、環境維護。此外,本社區同時推廣無毒有機耕作及產業輔導,目前發現有虎皮蛙、澤蛙、黃星鳳蝶等等回到棲地,顯示當地生態環境已獲得改善。
  • 金山區-磺港社區

    磺港社區依山傍海,天然資源和人文歷史故事都很豐富。北海岸磺港獅頭山是生態保存良好的自然公園,順著足以漫步悠活的公園步道登頂,金山海岸全數美景盡入眼簾。本社區的地理位置尤其適合欣賞金山八景的其中三大美景——燭臺雙嶼、磺港漁火、水尾泛月。至於本社區的魚路古道、傳統的磺火捕魚、全台獨有的鄭成功神明海上遶境祭典,都是在地人文歷史、宗教信仰的重要資源。
  • 瑞芳區-三安社區

    三安社區位於基隆山東蔍,背山面海,為金瓜石早期之礦業聚落。最早於此開墾的先民以種茶和地瓜為主,後因金礦的發現和開採,形成一個大型獨立的聚落。如今前往社區登山的遊客逐漸增加,為保持當地環境的生態平衡,社區透過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輔導,在推動休閒觀光的同時也積極提倡環保與低碳節能,學習以生態環保方式打造一個浪漫的度假社區,保存在地文化與物種,與自然和諧共處。
  • 雙溪區-長源社區

    雙溪區長源里地處雙溪山區,與平溪區僅一山之隔。最初移民以種稻植茶為主,後來宜蘭線鐵路通車,加上礦業活動盛行,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移入而繁榮,因此長源擁有豐富礦業與農業歷史痕跡。如今本社區透過新北市政府的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輔導,以當地居民友善耕作養殖的蔬果及禽畜為食材,發展出「礦坑阿嬤養生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