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認識我們 認識我們簡介

水梯田復育計畫

在日本有梯田的棚田百選,各地區都有許多的水梯田,因大小不一有著千枚田的名稱(如:日本輪島的白米千枚田、千葉的大山千枚田),藉由水梯田的自然景觀風貌,吸引許多人潮,帶動當地農業及觀光。而新北市轄內貢寮、三芝、金山、石門等地區,具有許多景觀優美的水梯田,隨坡而耕的農田隨農序更迭,有時像水塘層疊般的美麗,接著綠油油的水稻隨山風波浪搖曳,最後黃澄澄的穗稻呈現豐收的喜悅,這是定居山坡地先民生活模式所創造文化景觀多樣性,水梯田通常介於丘陵與平地水田的交會帶,因此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水梯田也提供農作生產維持糧食安全,同時具有滯洪、蓄水、淨化與涵養水資源等國土保安功能,並能防止土壤侵蝕與坡地崩塌,保全環境生態系並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氣候,也能保全農村文化、景觀與遊憩等功能,爰此,新北亦能推展水梯田生態觀光發展。

水梯田
農民種植

歷年復育成果

  1. 101-102年
    1. 完成三芝區梯田生物多樣性調查及新北市濕地相關產業調查工作。
    2. 完成三芝區員山里及橫山里約計0.9公頃水梯田復育工作,於三芝大坑進行友善耕作及田間除草等生態養護工作,三芝木屐寮辦理引水蓄水設施工程、田區生態石砌整地及除草等生態養護,以恢復蓄水功能。
    3. 完成貢寮區及林桃源谷入口蕭家莊2.2公頃水梯田復育工作,辦理水梯田跡地整地、鋤草翻耕與飲水接管工作,並進行水梯田復育整體規劃。
    4. 辦理水梯田復育及溼地導覽培訓課程,輔導在地居民友善耕作,加強在地住民參與;辦理新北市濕地產業體驗營,讓種子老師們親身參與後能將經驗及知識繼續散播出去。
  2. 103-104年
    1. 完成貢寮區吉林里及大石壁坑計0.5公頃水梯田跡地整地、鋤草翻耕與引水接管等復育工作。
    2. 完成金山區重和里八煙聚落排水改善工程,採用現地食材清淤土泥以人工施作,砌石溝渠營造多孔環境,可提供生物棲息空間,共計修復水圳370公尺
  3. 104-106年
    1. (新北市水梯田復育及保育推廣計畫,插秧割歡樂行、生態農業暑期學生志工服務。
    2. 復育貢寮龍岡社區水梯田1.6公頃,辦理愛上水梯田認養活動,3場體驗活動(愛在水中秧、歡螢光臨・螢光閃閃、凱達格蘭紅寶食・番秈採收趣)。
    3. 三芝錫板小坑子水梯田復育,復育錫板里坑子2公頃農地種植水稻,並辦理水梯田生態導覽及稻米收割活動。
  4. 107-109年
    1. 調查與分析本市水梯田現況及評估復育之水梯田潛力點10點。
    2. 辦理2梯次,共91人次之水梯田復耕工作假期。
    3. 復耕石門嵩山社區及富基社區共0.55公頃之水梯田並維持湛水狀態,提供友善生物棲地。
水梯田稻米生長
水梯田稻米生長-2

計畫推展目標

  1. 水梯田面積拓展
    自102年至109年共復育水梯田7.75公頃,目標自貢寮、金山、石門、三芝等地擴展至20公頃(增加12.8公頃),並推展水梯田品牌農產品。
  2. 拓展生態觀光
    1. 推動友善耕作使期成為當地特有物種之棲地(螢火蟲、雷公蛙、小白鶴),更進一步成環境教育場所,從一般性的單點旅遊拓展為帶狀生態旅遊。
    2. 由一般性的遊客增加至學校團體與企業團體,培養社區居民生態導覽能力,促進當地觀光產業。
  3. 增加民眾參與度
    1. 增加企業認養水梯田
    2. 推展學生食農教育
    3. 培養公民科學家
  4. 吸引更多有志從農之青年
    於在地建立良好耕作制度,請農會及具相當經驗之耕作者指導青農,並輔導其銷售,吸引更多回鄉青農或有志從農的人至新北市發展農業。
水梯田-1
水梯田-2